根据相关研究机构测算,未来五年我国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资金需求将达到16万亿人民币,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百万亿级别的绿色低碳投资。赵英民表示,在强化财政对于美丽中国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更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赵英民指出,绿色金融是建设金融强国“五篇大文章”之一,发展绿色金融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当前金融服务薄弱环节的重要方面。当前,占全国碳排放75%至80%的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八个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面临巨大压力,绿色金融有效供给不足。而建设美丽中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对金融高质量发展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增长。
“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仍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赵英民说,绿色金融是全球金融合作与竞争的重点,也是服务国际经贸往来、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
赵英民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取得的成效。一是绿色金融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初步构建形成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二是碳排放权交易稳步推进,建设运行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
三是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初步建立,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截至2024年9月,金融机构对89个EOD项目提供授信金额2000多亿元,发放贷款678亿元。
四是绿色金融政策标准加快完善,联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制定企业碳排放、项目碳减排、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碳排放核算制度体系。
五是绿色金融国际引领力持续提升,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绿色治理,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牵头成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共同启动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
“今后十年是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快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赵英民表示,将从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快环境要素市场建设、完善绿色金融相关制度、拓展绿色金融支持模式、加大绿色金融部门协同力度等方面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支持美丽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