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酒钢集团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举办矿物加工、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企业管理等六个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班,由北京科技大学遴选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利用周末或假期到酒钢集中授课。
近300名职工再次步入课堂,获得深造“充电”机会,是酒钢集团公司持续加强人才自主培养、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酒钢集团公司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完善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机制,创新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方位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广纳贤才,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
以项目为依托,集聚、吸引一批研发人才和创新人才进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项目攻关;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单位签订协议,围绕平台共建、智力引进、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开展合作;聘请高层次人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短期兼职服务,吸引其提供科学研究、课题攻关、成果转化及其他相关方面的智力支持……
酒钢集团公司深入推进人才赋能工程,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和服务保障的实施方案,以市场为导向,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更具突破性和创新性、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制度和激励政策,加速各类人才汇集。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酒钢集团公司人才战略的关键一环。酒钢集团公司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共同发展”的引才观念,按照“单位主导、市场配置、双向选择、契约管理、来去自由”原则,以项目合作为纽带,以智力服务为目的,突破人才的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和工作方式等制约,构建任务驱动、项目带动的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集聚机制,面向市场柔性引进一批能够推动酒钢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团队,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核心技术难题,促进关键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依托科技项目攻关加快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素质提升,目前,酒钢集团公司高层次人才库已达2660人,涌现出不锈钢新品研发、镀锌铝镁产品开发等一批技术创新团队,直接带动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进步,为新产品生产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储备。
此外,酒钢集团公司创新建立首席专家制度,内部选聘2名首席专家,柔性引进20名外部专家,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根据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需要,酒钢集团公司拓宽视野、创新方式、多种途径引进人才。在扎实组织自主招聘的基础上,积极参加人社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国家部委举办的“国聘行动”,以及省政府国资委与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举办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会。通过“社招+校招”相结合,酒钢集团公司2024年引进本科及以上毕业生25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4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84人,占比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为满足不同产业板块的发展需求,酒钢集团公司在人才引进上精准发力,2024年为钢铁学院招聘事业编制教师10人,为宏汇公司、炼轧厂工艺装备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引进327名急需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确保各个领域都有专业人才保驾护航。
产教融合,培育契合产业发展人才
产教融合是酒钢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酒钢集团公司全力推进钢铁学院综合改革,围绕“职教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出8个方面18条具体措施,着力根据酒钢集团公司钢铁、铝业、电力能源等产业板块需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为酒钢集团公司产业发展和生产经营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方式,2024年,酒钢集团公司面向企业内部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补充教师队伍,入库兼职讲师已突破1000人。围绕矿山、冶金、化工等8个核心专业,钢铁学院与宏兴股份公司、东兴铝业公司等单位紧密合作,开设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为产业发展“量身定制”人才。
作为酒钢集团公司专业培训机构,今年以来,职工培训分公司积极面向酒钢集团公司内外开展培训业务,持续改进提升职工培训服务质量和效率。针对普通管理人员开展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等专题培训,累计培训4540人次;针对技术技能人才开展精益生产制造、“镁项目”建设等专业培训,累计培训7820人次;积极开展“三项岗位”和特种设备人员资质取证岗前培训,培训10637人次。同时,强化技能提升培训,组织“师带徒”技能和经验传承活动,培养1800名青工,职业技能等级提升培训达7411人次。
通过这些培训,职工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实现了与产业发展的紧密衔接,为酒钢集团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人才基础。
优化制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
为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动力活力,酒钢集团公司持续优化调整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制定中层干部经营业绩考核方案,按照各单位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业务特点等细化分类考核,构建形成“统一要求、各有侧重”的考核机制。
酒钢集团公司强化目标管理,按照“高目标匹配高绩效,低目标对应低绩效”的原则实行目标分档,建立差异化“摸高”机制。对于任务目标高且完成出色的单位,绩效考核得分最高可达110分,同时建立“跑赢大盘、跑赢自身”双维度考核评价机制,提高经营绩效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在深化薪酬改革、优化工资联动机制方面,酒钢集团公司打破原有中层干部绩效薪酬与普通职工工资水平挂钩的“高水平大锅饭”模式,建立中层干部绩效薪酬与本单位一线职工薪酬水平的联动机制,使中层干部绩效薪酬与经营责任、经营风险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紧密挂钩,确保中层干部薪酬与一线操作人员薪酬同向联动,激发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此基础上,酒钢集团公司修订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办法,目前已顺利完成35户子企业105名任期届满经理层成员续聘工作,并签订聘任协议、年度及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在考核执行方面,酒钢集团公司严格按照契约协议,对任期制契约化经理层成员2023年度绩效薪酬和任期届满任期激励进行考核兑现。其中,4名经理层成员、2名职业经理人因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不合格”,被扣除年度全部绩效年薪;24名经理层成员因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不合格”,扣减全部任期激励。这些激励机制的优化,有效激发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酒钢集团公司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殷艺 张建利)